暑期社会实践第一百二十九期“笃行践初心致远筑青春”社会实践团队第一期简报
9月10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践行志愿初心,深耕基层沃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公园道社区,开展以“健康科普+环境整治”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通过知识讲解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小队成员围绕居民关心的健康话题展开讲解。成员们提前查阅权威医疗资料,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方法、日常饮食注意事项,以及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防护知识等内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讲解内容,向在场居民逐一说明。针对老年居民提出的“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血糖”“家用血压计测量注意事项”等问题,成员们耐心解答,还现场示范正确的洗手、咳嗽礼仪,帮助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讲解过程中,小队感受到,健康知识是居民生活的 “刚需”,尤其是老年群体对实用健康知识的渴望格外强烈,这让成员们更加坚定了做好科普服务的决心。比起单纯的知识传递,用居民听得懂的语言解决他们的实际困惑,才是科普的真正意义。
健康知识讲解结束后,小队成员转向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成员们通过利用社区内部的垃圾分类广告牌,清晰区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类别,结合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场景,举例说明常见问题,还现场模拟垃圾投放场景,纠正错误投放习惯。同时,成员们还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对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在与居民的互动中,小队发现,多数居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在具体分类标准上仍存在模糊之处,通过互动式讲解,居民的分类认知明显提升。这让小队意识到,垃圾分类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引导和反复宣传,每一次清晰的讲解、每一次耐心的纠正,都是在为社区环保理念的扎根积累力量。
之后,小队成员聚焦社区环境整治,开展垃圾清理与垃圾桶归位工作。成员们携带垃圾袋、手套等工具,分工协作对社区草坪内的塑料瓶、纸屑、烟头、果皮等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尤其注意隐藏在草丛深处、灌木下方的细小垃圾,确保清理无死角。
清理完成后,成员们对照社区规划的垃圾桶摆放点位,将分散的垃圾桶逐一搬运至指定位置,并检查桶身是否干净、标识是否清晰,方便居民后续投放垃圾。在弯腰捡拾垃圾的过程中,小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环境维护的不易。一片看似整洁的草坪,隐藏的垃圾却需要逐个排查清理,这让大家更加敬畏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而将垃圾桶归位时,居民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的举动,更让成员们感受到社区与志愿者之间的双向温暖,也明白环境整治不是小队的 “独角戏”,只有居民与志愿者共同参与,才能让社区环境持续保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