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杀死98%癌细胞治疗甲状腺结节是科学还是谣言?
蒲公英是我国常见的野生植物之一,又名黄花地丁,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
在民间,它常被当作天然抗生素,用于感冒、咽痛、乳腺炎等问题。但这些传统用途,并不等于它真的可以治疗癌症或消除结节。
目前为止,权威医学资料中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蒲公英具有直接杀死癌细胞或缩小结节的临床效果。
一些实验室研究曾发现,蒲公英根提取物在体外对某些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比如,《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2011年发表的一项实验指出:蒲公英根提取物在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
但要注意,这只是体外实验,也就是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进行的。它并不等同于人类体内的治疗效果。
国内外权威临床研究尚未确认蒲公英可以用于癌症治疗。癌细胞在人体内的生长机制极其复杂,仅靠一种植物成分就能杀死癌细胞,目前来说并不现实。
但实际上,大部分良性结节和慢性增生,和体内激素水平、慢性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并不是靠喝某种茶就能喝掉的。
医生指出:喝蒲公英茶可能对缓解炎症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它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也不能直接让结节消失。长期依赖蒲公英,甚至可能误导病情管理,延误治疗时机。
但这些营养价值也不是越多越好。蒲公英性寒、味苦,胃寒、脾虚、体质虚弱者食用后可能出现腹泻、胃胀等不适。
而且市面上的蒲公英制品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农残超标或含有重金属,长期饮用反而对身体有害。
专家建议,蒲公英可以作为日常饮食中的辅助草本使用,但不能当药来吃。如果确实希望通过食疗方式调养身体,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而一旦身体出现结节、肿块、慢性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影像学检查和治疗建议,切忌靠茶养病。
在网络上,蒲公英抗癌的说法之所以火,背后是一种对重大疾病的恐惧与对天然疗法的过度期待。
抗癌、消结节这类词汇一旦脱离临床依据,就容易成为营销陷阱。普通人一不小心,就可能入坑。
蒲公英是个好东西,但也只是个草本植物,不是神药。真正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是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
与其每天喝蒲公英茶焦虑地观察结节变化,不如吃好每一餐,睡好每一个觉,保持身心健康,这比什么抗癌草都来得实际。